建设精神文明 传承优秀文化
为积极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近年来,我市通过开展非遗传承宣讲活动、建设文化墙、举办孝亲敬老的活动等形式,大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走进非遗世界,感受传统魅力
亲自尝试纺线、经线、织布……日前,魏县花布染织技艺的非遗传承人霍连文在县里支持下建立起了彩印花布博物馆,彩印花布博物馆通过组织理论宣讲和亲身示范活动,让来参观的中小学生了解花布印染的历史和工艺。
在彩印花布博物馆的传统棉纺织技艺传习所,中小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染织过程,了解传统工艺和历史,体验非遗文化。“能亲自实践感受传统工艺,让我对印染有了深刻了解。”参加活动的魏县二中学生刘行说。
据了解,魏县通过开展青少年非遗传承宣讲活动,深入宣传非遗保护政策,加深了广大群众对非遗保护政策的了解。
“宣讲活动主要面向中小学生,由非遗传承人组成宣讲团进行宣讲和指导。”魏县县委宣传部二级主任科员冯好杰说,在宣讲活动中,学生们积极性非常高,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体验项目,还能够让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基因种植在青少年心中,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小小传承人,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传承优良传统,促进乡村进步
10月10日5时,磁县白土镇张二庄村的党员干部、志愿者早早地来到村里的文化广场,为即将举办的孝亲敬老的“饺子宴”作准备,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孝感新闻网
“饺子宴”开席,该村300多位60岁以上老人坐在一起,拉家常、聊乡情,品尝美味的饺子,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浓浓的幸福感扑面而来。
据了解,这次饺子宴是由爱心人士捐助,体现了他们对家乡和乡亲的关怀和回报。接下来,张二庄村将继续开展各种孝老敬亲的志愿服务活动,让温暖的饺子宴常态化,加强党群干群联系,让新时代文明之花不断绽放,为乡村振兴和社会和谐注入持久的力量。
在魏县,前大磨乡东薛村积极建设文化墙,以图文形式展示民主法治、廉政建设、传统文化、党的建设等内容,不仅成为村里的一道文化风景,也成为了传播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 烟台新闻网
“墙面上的政策宣传标语贴近群众生活,用图文方式展现党的政策方针、千年古训、美好家风等内容,传递向上、向善、向美的正能量。”前大磨乡党委书记薛晓飞表示,为了让群众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乡党委在各村村民广场、村庄路边等醒目位置绘制了200多处文化墙,为干部群众搭建了和美乡村的“好讲堂”和“好课堂”,随时随地传播和美乡村、文明乡风。
推进移风易俗,构建文明新风
开展非遗传承宣讲活动、建设文化墙、举办孝亲敬老……近年来,临漳县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引导了全县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
据了解,该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村民自治效能,积极推进移风易俗治理,遏制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提升了全县的社会文明程度。
同时,对乡村婚丧事操办中的索要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相互攀比、铺张浪费、奢侈炫富等陈规陋习进行专项治理,逐步形成婚事新办、文明节俭、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的社会风尚,减轻了群众负担,让农民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现在,乡村的人情支出负担明显减轻,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乡村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临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冯长民介绍,今后,他们将持续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芜湖新闻网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张玮 刘志颖